(来源:ETF炼金师)
2023年9月17日,美联储在其9月议息会议上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,降至4.0-4.25%。这一举措符合市场普遍预期,并标志着美联储自过去九个月以来首次重启降息。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此次降息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就业市场数据的持续疲软。
根据最新数据显示,美国8月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为2.2万,远低于市场预期的7.5万。同时,6月份的就业数据也被下修至负值,显示出就业市场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。这一情况反映出就业下行风险愈发明显,促使美联储采取降息措施来应对潜在的经济放缓。鲍威尔在会后的讲话中提到,尽管通胀有所回升,但通胀大幅上行的风险正在减弱,表明美联储在当前背景下的降息更多是出于对经济增长的谨慎考虑。
在最新的通胀数据中,8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同比上涨0.2%,达到2.9%;核心CPI则上升0.1个百分点,总体维持在3.1%。尽管数据有所回升,但市场普遍认为,这一上涨趋势更多是由于关税因素造成的短期影响,并不代表长期的价格上行压力。鲍威尔强调,当前降息的决策是“风险缓释型”,即在经济未出现明显衰退的情况下,提前采取降息策略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。
美联储此次会议的点阵图显示,官员们对年内降息次数的预期从2次上调至3次。这一变化暗示,市场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“预防式”降息周期。根据历史数据,自1965年以来的四次“预防式降息”周期中,美国主要股指的平均涨幅约为25%。这表明,美股在此类降息周期中的表现通常较为积极。
从资产表现来看,降息周期的启动有望推动美股市场的回暖。一方面,经济的韧性可以支撑企业盈利水平,另一方面,央行降息将降低无风险利率和融资成本,从而促进市场估值的提升。然而,考虑到此次降息已在市场中得到充分定价,后续的影响幅度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。
针对国内市场的影响,由于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再度同步,国内货币宽松的汇率压力有望得到缓解。当前,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,这可能为国内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打开空间,降准降息的预期正在升温。美联储的降息将压低美元利率与汇率,吸引全球资金流入中国市场,特别是A股和港股。
根据历史经验,2019年美联储降息周期启动后,国内股市中的成长风格明显领先。这表明,投资者在选择资产时应关注高成长性行业,尤其是在降息环境下,这些行业的估值和融资条件有望显著改善。
在公募基金的配置方面,投资者可以通过QDII基金便捷地参与美股市场。例如,汇添富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和招商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基金均为当前日限额较低的投资选择。此外,广发全球精选基金(A270023/C021277)等主动管理的美股基金也值得关注。
在港股市场,投资者可以关注如博时恒生科技ETF联接基金(A014438/C014439)等代表性产品,这些产品在成长性资产中具有较强的市场前景。同时,在国内市场,摩根新兴动力基金(A377240/C014642)作为科技成长风格的代表,聚焦于高成长性的新兴行业,具有良好的投资潜力。
综上所述,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市场,也将对全球资产配置产生深远的影响。投资者应保持警觉,及时调整投资策略,以把握潜在的市场机会。
按天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